采用任何一种合金、共混、复合路径,都不应忽视基体树脂的品种与性能的优化。
1、基体树脂的基本物性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专用树脂品种确实供不应求,但这并不是优化选择基体树脂的最大障碍,。障碍来自基体树脂的选择标准不确定、不统一。通用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由于使用历史长、用量大、应用领域广、树脂合成与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分别有薄膜级、注塑级、流延级、纤维级等不同用途和加工方式的树脂牌号。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环境和性能的不同,结合长期工作经验进行相应选择。工程塑料基体树脂的选择就变得复杂和困难了。很多工程塑料用基体树脂的初始用途是纤维,如聚酯(PBT、PET、PPT);聚酰胺(PA6、PA66)、聚苯硫醚(PPS)等。其基本出厂指标多为特性黏度。很少有厂家主动提供其熔体流动速率、熔点、结晶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塑料改性企业单单以一个特性黏度是不足以判定基材的适用性的。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特性黏度相同的聚酯、聚酰胺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基础力学性能又有较大差异,更不用说酸值、端基(端羧基、端羟基、端氨基等)含量、催化剂残留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微观性能指标。选择依据不同给塑料改性配方的研制带来了很多困难,使得改性塑料产品的预期性能无法完全统一。因此,改性塑料企业在选择工程塑料基体树脂时应根据目标产品的性能来选择基体树脂。
因此,尽量使树脂基体性能指标标准化,尤其是对树脂应用性能影响较大的指标标准化将有利于塑料改性的配方设计,提升配方设计效率。
2、客观对待再生塑料的循环利用
为了提高石化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石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节约合成树脂、减少碳排放、降低成本,塑料的再生循环利用是必由之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热塑性合成树脂及其改性产品历经光、热、氧、机械力、环境因素等环节后会产生程度不一的降解,力学性能、安全性能、电性能等都会降低。简单的将回收塑料视为基体树脂的替代物,期望得到全新材料的综合性能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企业处于良好的愿望,提出借助添加剂的功效,将结晶性、耐热性、熔体流动性等性能迥异的不同化学结构的回收塑料共混在一起,得到理想的材料性能指标,这也是不切实际的。
回收塑料的再生产品自然有其合理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只是以回收塑料饿成本获取全新材料的性能与应用不切实际。更不可取的是,以全新材料的环境、卫生、安全法规的符合性掩盖再生塑料的诸多缺陷,这将遗患无穷。